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专题专栏
  4. 驻村工作
  5. 详情

“唐”在口中  甜在心头

记哈密市伊州区政府办公室驻大泉湾乡黄芦岗村工作队副队长 唐四宏

日期:2019-09-02
来源:哈密
【字体:

“唐”在口中  甜在心头

记哈密市伊州区政府办公室驻大泉湾乡黄芦岗村工作队副队长 唐四宏

一双布鞋、两腿泥土,一口乡音、满腔热情,这是哈密市伊州区政府办公室驻大泉湾乡黄芦岗村工作队副队长唐四宏在村民心里的形象。自2018年驻村以来,唐四宏把纠纷调解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把好事实事办进了群众心里,把惠民政策送进了千家万户,他真心实意服务群众,赢得了村民的赞誉。

调解纠纷有妙招

黄芦岗村以农业为主,因土地权属、水权水价改革,矛盾纠纷较多。有着司法工作经历的唐四宏,在调处矛盾纠纷时有很多“妙招”,他说: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遇到问题要有技巧和耐心,调节纠纷要做到公平公正,才能让老百姓心服口服。”

村民赵翠英、权翠萍两家的耕地紧挨着,两人常常因地埂地界问题发生摩擦。2019年春耕备耕时,赵翠英气冲冲地找到工作队说:“权翠萍把我家的地埂挖了,种棉花的机器无法开进地里……”

唐四宏放下手头工作,立即叫上村干部到地里对两家的耕地进行丈量。根据丈量结果,权翠萍确实多占了地埂。在事实面前,权翠萍心服口服,归还了多占的地埂,并恢复了挖掉的地埂。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互相让着点,别为了一点小利伤了和气,不值得。”唐四宏对赵翠英和权翠萍劝道。

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唐四宏一点都不含糊。驻村以来,共化解村民矛盾纠纷41起,村民都称他是“唐调解员”。

办好实事暖心田

村民李学亮的妻子是聋哑人,家里还有2个年幼的孩子,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唐四宏和村委会协商,让李学亮在村里做保安,每月有1000元固定收入。他又从养殖场联系了300只鸡仔,2只母羊,还出资600元,为李学亮买了一车饲料,帮助他发展养殖。

“唐大哥是真心实意地把我当亲人,帮我树立信心,解决家里的困难,村里其他像我一样有困难的人,他都会全力去帮。” 李学亮感激地说。

村民靳福录去年2月被查出患有胃癌,住院化疗是笔巨大的开支,对靠种地维系全家生计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唐四宏知道后,立即帮助他协调申请救助金。一个月后唐四宏把3000元救助金和自己的500元钱递到了靳福录手中,缓解了他燃眉之急。这位年近60的庄稼汉热泪盈眶地说:“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真是太感谢你了,谢谢工作队。”

帮助联系农林牧专家,为村民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联系保险公司上门服务,为村民种植的经济作物买保险;积极争取项目,改善村容村貌……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实事,让唐四宏成为了村民的“暖心人”。

宣讲政策聚民心

“今年社保交多少?”“ 18岁以上交260元。”唐四宏话音刚落,村民巴哈尔古丽·铁木尔就答出来了。这是村里“大政策小讲堂”上的知识问答环节。

驻村伊始,唐四宏发现村干部对政策的宣讲基本是照本宣科,村民不愿意听,也记不住。为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唐四宏开办了“大政策小讲堂”。他把身边的案例融进理论中,理论联系实际,让村民听起来不枯燥,在听故事中了解政策。

村民马秀梅看病花了6万多元,如何报销,难住了她。唐四宏结合这个案例,专门准备了一期“大政策小讲堂”,为村民讲如何报销医疗费用。他从报销流程、比例、范围等方面,给村民进行了详细讲解。

“唐大哥的宣讲有事例,有内容,我们很容易懂。”马秀梅说。

唐四宏的宣讲针对性强,对想申请低保的村民,他就讲申请的条件和程序;对想申请建设安居富民房的,他就讲安居工程及相关补助;对想创业就业的,就讲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

“老唐的宣讲‘接地气’,听起来过瘾,现在村民对党的惠民政策知晓率明显提高了。”村委会副主任马春江说。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大哥”“唐调解员”“老唐”……唐四宏的这些昵称,不仅是他与村民打成一片的体现,更是村民对他工作的认可。(魏 辉)